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省内资讯 >正文

“简帛湘韵——全国简帛书法名家作品展” 于9月1日在长沙开幕

时间:2024-09-04 02:59:28来源:李自健美术馆编辑:叶寻
阅读量:10281

 

简帛湘韵

全国简帛书法名家作品展

 

开幕时间

2024/09/01  15:00

 

展览时间

2024/09/01--2024/09/08

 

展览地点

李自健美术馆 B1 展厅

 

以古为新

 

文/ 鄢福初

 

我们今天的书法学习不外乎三个方面的资料:一是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以下众多的名家帖学资料,二是上古至清的金文石刻碑贴资料,三就是20世纪以来发现的简牍资料。就审美而言,铭刻文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它提供了一种特殊的线条风格,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而现在,这批数量巨大、风格变化万千的秦汉书法真迹可能将深刻地改变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创作风格与观念。与铭刻书体相比,简帛书法书写意兴最为浓烈,用笔灵动活泼、随意挥洒、轻松自然、奇态横生,呈现出多样书体,多种书风。但其意义不仅限于其风格本身,作为一种大变幻、过渡形态的风格类型,承上启下,对过去的旧体而言是“破”,对未来的新体而言是“立”,尤其是其草、隶书体形态,它是后来真、行、草书赖以胚胎、发育以至成型的母体,它囊括了各种各样变化不定的书法体势、笔法、艺术情趣。它对我们今天在书法艺术上创立新风格具有重大意义,更可由此窥见字体背后深藏的先人自由创新的灵魂。

 

书法史大体以王羲之为坐标,王羲之之前是书法的简帛时代,王羲之之后是书法的纸书时代,或者叫帖学时代。前一个时代又相当于冯友兰先生说的“子学时代”,后一个时代相当于冯友兰先生说的“经学时代”,王羲之是简帛书风的集大成者,也是新秩序的建立者,王羲之自己虽也有过“适我无非新”的诗句,可是他所获得的独尊地位,他所开创的文人心性的书法传统“大一统”般的存在,自他之后,帖学时代的书风之“新”总是新得很有限,即使碑学运动也并没有撼动其主流的地位。而简帛学的意义则使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简帛时代的书法要么高古静穆,要么自由奔放,要么热烈痛快,帖学时代所自豪的诸如“韵味”“神趣”“风骨”等审美观念在他面前已经显得很小家子气,尤其是“隶变”之“变”最令人心潮澎湃,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变”和“新”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日日新,又日新”,在书法日益脱离实用性而成为纯艺术的今天,简帛书风不拘一格、自由、高古的书风将越来越焕发出耀眼的光芒,从而给中国书法艺术带来崭新的发展方向。简帛书风首要的就是给予我们时代自由、自在、自信、昂首阔步的精神气质。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作品预览

 

 

杨基 《望岳麓》 179×96cm

 

 

陈钢 《岳麓书院》 178×95cm

 

 

句从词在联  97×40cm

 

 

临《郭店楚简》 180×96cm

 

 

朱熹 《观西山怀岳麓以为莫能相上下也聊赋此云》

244×100cm

 

 

《道德经》三则  186×76cm

 

 

《诗经 卷耳》 240×135cm

 

 

陈凤桐 《题滕王阁联》 245×41cm×2

 

 

成公绥《隶书体》选录  248×125cm

 

 

曾几《岳麓寺》 244×116cm

 

 

《川溪笔记》一则  246×71cm

 

 

《礼记冠义》节录  170×73cm

 

 

《急就篇第五》 37.5×33cm

上一篇:湖南11人获清北保送资格并入选生物竞赛国家集训队
下一篇:官宣!袁隆平孙女今年入读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