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慧文、刘瀚潞
说起美术作品,你能说出几种门类?
中国画、油画、水彩·粉画、版画、雕塑、陶瓷艺术、综合材料、壁画与漆画、实验艺术与数字艺术、漫画与动画、年画与宣传画、插图与连环画、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最近,在一个堪称美术盛宴的大展里,这些门类都能看见。
4月26日-5月15日,由全省各地美术工作者创作的14大类别共计700余件作品在湖南美术馆展出。
这些作品,全面展示着五年以来湖南美术界的创作成绩。
芋头就先带大家去看看吧!
走进展厅,人不少!大家欣赏画的姿势各异。
先来一组大片——由芋头创作的《看画人》。
有人双手插兜静静看。
有人凑上前去细细看。
有人拍照回去慢慢看。
有人悄声讨论切磋着看。
有人要与画中人合影同“入画”。
有人和画中人同款姿势面对面。
但无论怎么看,只要走到画前,与这些色彩、笔触、线条产生眼与心的互动,都是一次接近美、感受美的旅程。
主办方对我们说,这场大展,筹备了很久。
在展览征稿阶段,一共收到了近万件作品,经过各市州初评筛选,最终1548件作品送到湖南美术馆参评。
由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作品进行复评、终评,选出入选了这次展览的作品。
在入展作品中,依据作品内容、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评出193件优秀作品,再评选出中国画33件、油画29件选送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油画展区。
要知道,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
芋头觉得,展览中的作品,有时代美。
这种时代之美,有的是怀旧。你瞧,这幅名为《灯》的油画——
这书柜,有没有让你想起家中的老物件呢?柜中放着一排旧书,一盏煤油灯。其实,它们不都是“灯”吗?
有的是绘新。这幅油画《蛟龙入海》,展现了多么“提气”的一瞬间——
有的则是通过新旧交际,讲述时代变迁。这幅传统黑白木刻版画《见证——速度》,刻画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谐号以及复兴号的形象。
美术家以直线的长短疏密变化表现高铁的速度感,以方硬峭拔的粗线增添了燃汽机车的历史感。画面中,仿佛传来火车呼啸之声。
再来看这幅——
猫拱墙建筑下,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神情轻松舒展。天际线处,一辆高铁在高架桥上飞驰……
油画《边城新貌》捕捉了边城小镇鲜活灵动、新旧交汇的这一刻,展现着焕然一新的乡村小镇的风光。
有很多作品展现着自然山水田园之美。
中国画《大山里的农家乐》运用中国画的笔墨线条,以写意设色山水,表现现代人对山水世界内心的理解,笔墨含蓄温润,意象观内敛。
油画《迷失的丛林》写意意味浓厚,结合笔触感的运用,“光”和“色”,活跃于画面之上,充满诗境。
油画《春风万里》,倾情于朴素的山川田野,画面宁静温和,树木不乏旺盛的生命力和硬朗的姿态,开阔无垠、意趣幽微。
一些美术家,则被人的生活、人的梦想、人的劳动、人的创作所打动,
作品具有人文气质——
油画《湘西纪事·非遗》
插画《静静的远山》(局部)
展览也给了一大批中青年美术创作者以盛大的舞台。
综合材料作品《幽意青川观黛色》、工艺美术作品《芥子园中的匡庐图》、实验艺术作品《下雨天我在朽木中养了一只AI虫子》、二维动画短片《拾遗》等作品颇显年轻一代的艺术创新,都让芋头印象深刻。
这幅综合材料作品《芥子园中的早春图》,大家猜猜是用什么材料创作的呢?
看局部——
近看、远观,感受大不相同。很有趣味。
省文联名誉副主席、省美协名誉主席朱训德说:“相信本届展览中能有一大批作品在全国美展的舞台上绽放光彩。”
芋头也希望,湖南的美术工作者们,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舞台,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带我们遨游更多美的天地。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