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几则报道:
今年7月24日,乒乓球运动员樊振东发文称,在奥运村食堂偶遇西班牙网球选手纳达尔和阿尔卡拉斯——
巴黎奥运会期间,国羽队员梁伟铿在餐厅偶遇樊振东——
瑞典小将莫雷加德在参加节目时透露,自己在奥运村最后一天的凌晨1点在食堂碰到了樊振东——
樊振东偶遇陈若琳并合影,地点依然在食堂——
网友总结:恭喜小胖樊振东喜提“食堂npc”称号!还有网友建议巴黎奥运会食堂可以改名为:胖东来!
在赛场上,他是叱诧风云、霸气十足的“王者”樊振东。
而他颇受大家喜爱,并非仅凭高超的球技,同样也因其正直的品行,永葆谦逊的姿态,以及呆萌可爱的个性。
其实光“小胖”这个名字就很可爱好吗,小时候的昵称一直被沿用到现在,樊振东笑称自己是肥胖界的最高境界:肥而不腻。
网友们还发现,他和熊猫的配适度极高⬇
可能是樊振东趴桌救球这一幕和紧张激励的比赛太有反差感,这一球后小莫和小胖都笑了,留下了两个人超越对手身份的一个友好互动经典瞬间。
在本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四分之一决赛前,一段樊振东赛前准备的视频,也曾被网友们热议——对手费利克斯·勒布伦在积极热身,樊振东则在一旁闭目养神,一边动如脱兔,一边“极具松弛”,两者形成鲜明反差。
回顾樊振东的成长轨迹,不难发现,他始终能展现出一种难能可贵的平衡状态——既有着令人钦佩的松弛自在,又不失对目标的深切专注。而这份独特的品质,深深植根于他的家庭背景之中,是家庭环境潜移默化影响下的宝贵财富。
01.
父母的支持
是孩子的不竭动力
1997年出生的樊振东祖籍湖南,此前,网络曾有文章写樊振东是在农村由爷爷奶奶抚养大的“留守儿童”,对此,樊振东祁东老家村党支部书记称,网上的消息不实,“樊振东的爸爸在广东当老师,樊振东从小跟随父母在广东长大。”
樊振东也曾说,“我的父母是祁东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祁东人,我家所有亲戚都是祁东人。”“我血管里流着祁东人的血液,常以自己是祁东人而骄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的父亲不仅对儿子照顾有加,还曾是湖南祁东县的高考理科第一名,他和同样来自祁东的樊妈妈在广州相识相恋,两人婚后生下了樊振东。
图源:广州日报
用心的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引导者之一,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耐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参与,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孩子身上的兴趣点和闪光点,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加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支持。
孩童时,樊妈妈便发现儿子喜欢看别人打乒乓球,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一家子最初便报着强身健体的目的给樊振东在少年宫报名学乒乓球。
打着打着,樊振东的天赋便被点燃了,年幼的他与同龄人相比乒乓球技术已相当突出。父母对于儿子的培养也相当用心,为了方便樊振东学习乒乓球,樊爸爸和樊妈妈还特意在少年宫附近租了房子。
7岁樊振东(前左一)与教练及师兄队友合影
乒乓球因为对步法的要求很严,太胖的话会对很多技术动作有所影响,同时加大比赛中身体的劳累程度,所以,从小就特别爱吃的“小胖”樊振东也一度因为体型偏胖而被教练反复提醒要减肥。
樊振东的恩师张敏曾透露,有些小学员也爱吃,教练虽然进行了限制,但是,很多心软的家长们还是会偷偷给孩子塞各种好吃的,最后还是没有达到效果。
樊振东的父母虽然不是体育人,但是在儿子的训练上,绝对和教练站在同一阵线,他们配合好教练,成功抑制了樊振东的“横向”发展。而直到现在,张敏和樊振东一家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02.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
未来能走得更稳更远
无论是樊振东的小学启蒙老师,还是他在体校时的教练们,对樊振东童年时期的印象都出奇地一致且深刻:聪明、乖巧、成绩优秀,且个人品质好,自制力强。
小学时,樊振东上午专注于课堂学习,下午则全身心投入乒乓球训练,并在训练中屡有佳绩,表现极为出色。值得一提的是,樊振东在此时还展现了高于同年龄段其他孩子的自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樊振东在广州体职院训练的3年中,一开始是走训,基本都是家长接送,后来他熟悉了路线,训练完之后就自己在学校门口坐公交车。面对父母因工作繁忙而难以准时归家的情况,不到七岁的樊振东不仅没有丝毫抱怨,反而主动学会了独立做饭、洗衣服,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作业也从不落下,从未让父母操心他的饮食起居。
儿子懂事自律,父母也从未减少过对孩子的教育,教练张敏曾回忆,每次训练后,爸爸还会给樊振东补文化课。
事实上,曾有一段时间,樊振东父母对于是否让儿子继续打球是犹豫不定的,毕竟樊振东读书成绩优秀,他们希望儿子将来按部就班上大学。
但樊振东的父母没有自己做决定,他们分别与樊振东的任课老师以及教练们进行了一一沟通,同时也充分征求了儿子的意见,樊振东主动向父母表示,自己喜欢打球,想继续学习下去。
图源:武汉教育电视台
被父母尊重的孩子,会更有自信和主见,更能顺应天性成为最好的自己,收获尊严、成就感和幸福。
幸运的是,樊爸爸樊妈妈正是这样的父母,他们懂得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充分支持他们的选择。
经过深思熟虑后,父母为樊振东设定了一个两年的观察期,以验证他是否真正适合走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道路。这段时间里,他们既满怀期待又保持理性,希望儿子能全力以赴地探索自己的潜力与热爱。如果在这条道路上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他们也会尊重樊振东的选择,鼓励他回归校园,继续接受全面的教育,为未来的道路铺设更坚实的基石。这样的决定,既体现了他们对儿子的深爱与信任,也展现了对未来可能性的开放态度。
在这期间,父母也从未向樊振东施加过任何压力,而是给孩子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成长环境,给与了儿子最纯粹的爱。儿子沮丧时,樊爸爸和樊妈妈告诉他,他们会支持他的任何决定;儿子获得荣誉与奖励时,他们表示:“我们对物质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你打好球,不受伤,我们就知足了。”
而懂事的樊振东也用超群的乒乓天赋和热爱打消了父母的疑虑,一路过关斩将,从体校入选八一乒乓球队,再到国家队,从大家口中的“小胖”逐渐成长为挑起国乒大梁的“东哥”,用实力与汗水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也成就了更加坚韧、更加卓越的樊振东。
03.
父母品行正
是孩子最大的福气
樊振东的父母极其低调,尽管在网络上鲜有他们的身影与采访,但他们始终在樊振东的背后默默支持着,用行动诠释着无声的陪伴与坚定的力量。而父母不张扬的个性也深深影响了樊振东,在有爱的环境里长大的他,谦逊温柔、情绪稳定、聪明细心。
在赛场上,他虽技艺超群,却从不自满,对待每一场比赛都保持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位对手都给予充分的尊重。
走下赛场的樊振东,更是一个平易近人、谦逊有礼的大男孩。
马龙还曾开玩笑地形容,樊振东是那种“如果上厕所使劲大了,都会跟马桶说对不起”的人——
赛后离场前,他会贴心地把地上的球捡起来拿给裁判。
比赛完和所有人握手,看到马龙在整理东西,他就一直默默等他整理完再握手。
结束采访后,还会把椅子摆好才离开。
担心翻译小姐姐负担重,会关怀地询问“我是不是说太多了 ?”
图源:微博@中国体育
采访前,想擦汗还会礼貌地先问问记者:“我能擦个汗吗?”
给人签完名,还会细心地将笔尖朝向自己。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教养和礼貌。
樊振东的谦逊不仅体现在他的言行举止中,更融入了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挥拍,成为了他独特魅力的一部分。
这种谦逊与低调,离不开父母从小的言传身教。他们不仅是樊振东最坚实的后盾,更是他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我的重要动力源泉。
青春展锐,樊振东谦逊沉稳,不以一时之荣耀自矜;荣耀加身,他依旧坚守初心,深知成就背后,是父母无言的支持与深沉的爱,这份爱化作了推动他勇攀高峰的强大动力,引领着他向着梦想的彼岸坚定前行。
为樊振东的父母点赞
也祝福樊振东,继续以父母之爱为翼
翱翔天际,绽放无限光芒
今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