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民子弟到省委书记,秦光荣曾是永州家乡人的骄傲,但随着他的意外落马,秦光荣在永州留下的题词,连同名字,也同时被一并铲除了。
贵人相助 从农民子弟到省委书记
黄田铺镇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西北。据史料记载,此地原来山秃水缺,土瘦田贫,群众生活苦如黄连,当时有人在此开铺营生,故名“黄连铺”,后取“连”之谐音为“田”,改为黄田铺。
1950年12月,秦光荣生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黄田铺镇一个农民家庭,毕业于湖南衡阳师范专科学校(现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从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政工科、团委工作起步,先后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长沙市委书记等。
1999年1月,秦光荣调往云南,担任云南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直至2011年8月,秦光荣升任云南省委书记,从此登向仕途巅峰。
从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农民子弟到省委书记,光有能力肯定不够,关键时刻还得有贵人相助。
在秦光荣回乡一次小型座谈会上,他饱含深情提到了人生的贵人除了熊清泉(原湖南省委书记),特别说到了当时的零陵地委书记唐盛世。
秦光荣说,当时大形势是地委班子必须配备一位年轻的地委委员。
座谈会上,秦光荣当着唐盛世的面说,他由普通干事到地委委员、团地委书记,多亏唐书记的不拘一格与大胆使用。
这应该是秦光荣人生中最重要的节点。从普通干事到副厅级,当时,秦光荣年仅33岁。
秦光荣说,如果不是33岁成为副厅级干部,要想在日后成为省委书记,根本不可能。
家乡情节 不到潇湘岂有诗
作为从零陵跳出农门的高官,秦光荣的家乡情节很重,不仅笔名取名"凌粼",发表散文《永州,一本耐人品读的书》,还是《美在永州》、《九嶷山之歌》的词作者,以及《柳子碑廊记》也出自他手。
同时,作为湖南科技学院(前身为湖南师范学院零陵分院)最著名的校友,秦光荣回到永州时特意走访母校,还被该校聘为客座教授。
此外,永州双牌县境内阳明山上的万寿寺,也是秦光荣每次回故乡基本上都要去拜谒的地方。
秦光荣的生日为阴历十月初二,跟万寿寺供奉的七祖佛爷的生日是同一天,所以他常在生日这天登阳明山。
秦光荣在永州主政时留下的,最让人称道政绩是规划建设了凤凰园开发区。
但其当年决策推动了永州的行政中心由千年古城零陵迁往冷水滩(由冷水乡与滩头乡合并为小城镇),一直让很多零陵人耿耿于怀。
秦光荣后来规划建设17公里的永州大道,其目的是要连接零陵与冷水滩,显然是为了照顾零陵人的感情。
走出永州后的秦光荣对家乡人也格外关照,当年永州一个退伍兵写了一个安置工作的报告,斗胆找到秦光荣。
时为长沙市委书记的秦光荣根本不认识这个退伍兵,但还是在报告上签了意见。结果,这位没有安置卡的农村兵回到永州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
另外,秦光荣的家乡黄田铺镇出了几十位处级干部,据说也都有沾了他的光,这不能不说秦光荣很有的家乡情结。
相比家乡情结的有一说一,秦光荣个人私情却有些不三不四,他在永州任职期间与数名女子有染,调任长沙市委书记后,曾有一名永州女子挺着大肚子到市委大院找秦光荣,后被秦光荣的妻弟黄永明出面摆平此事,对于"中国好舅子"的江湖救急,秦光荣此后对黄永明多有纵容,黄永明则借用其影响力大肆攫财。
湖南媒体人士透露,为对冲永州孕妇大闹市委大院的负面影响,《长沙晚报》记者龙钢跃不久后在《长沙晚报》上发了一篇吹捧秦光荣夫妇感情如何好的报道。此后,龙钢跃从记者一路做到《长沙晚报》社社长,再转任长沙市宣传部副部长。2018年秦光荣退休后,龙钢跃也被调查。
妻不贤夫祸多。
秦光荣的妻子黄玉兰为祁阳人,毕业于湖南师大艺术系,她有一副唱美声的歌喉,还弹得一手好钢琴,但贪婪成性。
秦光荣在零陵地委工作时,就开始热衷于“提篮子”(湖南方言中“空手套白狼”之意)。到长沙后,黄玉兰的贪婪更是变本加厉。
每逢重要节假日或秦的生日,秦家都是门庭若市,无论多大的红包,黄玉兰都是来者不拒。二十多年前,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名牌包,已是黄玉兰手中的平常之物。
儿子被抓 夫妻双双把案投
2018年4月,华融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落马,拉开了秦家覆灭的序幕。
秦岭作为华融系高管被带走调查,其涉及的受贿、贪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面对儿子秦岭被查的现实,秦光荣陷入"痛苦与紧张"的双重煎熬。
"当时对我来说非常痛苦,儿子要接受调查,怕自己的问题暴露。"这种恐惧最终压垮了他的心理防线。
秦光荣在忏悔书中写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这句话成为其家族悲剧的注脚。
与秦光荣一起主动投案的还有其妻子黄玉兰。秦光荣开豪华商务会所的小舅子黄永明也被带走调查。
当年在老家永州修建的“秦家大院”,主体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飞檐翘角、奢华气派。
如今人去楼空,淹没在潇湘烟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