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省内资讯 >正文

长沙这些老照相馆,有没有你的童年记忆

时间:2024-08-05 13:08来源: 湖湘地理编辑:叶寻
阅读量:790

作者半岁留影,1965年1月拍摄于庐山照相馆。 作者外婆。1928年拍摄于蓉光照相馆。

从前长沙的商业繁荣,

抗日战争以前,

30多万人口的长沙城

竟有照相馆21家、

理发店2700余家、

澡堂27家、旅馆800家、

洗染店80余家、影剧院30家。

时间走过百年,

有的老字号败给了岁月,

有的延续至今,

譬如南京理发店和凯旋门摄影社。

今天我就说说我与长沙老字号的交集。                  

1862年,里仁巷已有“长青阁”照相馆,为长沙照相业之始。1875年,长沙又有人在贡院西街开设了照相室,但此时的照相馆设备都很简陋。真正称得上照相馆的是1891年长沙西乡人瞿瑞卿在药王街开设的镜蓉照相馆。以后照相业务发展很快,到1908年,长沙已有照相馆20多家。1928年,裕新公司增设照相部,环灯闪烁,连楼梯也铺上鲜艳的地毯,气派非凡。此时著名的照相馆有“新华”、“蓉光”、“四明”、“大光明”等16家。我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出生的外婆,在她30岁生日时,就在蓉光拍摄了一张生日纪念相片。“文夕大火”过后,长沙仅剩10家照相馆,因陋就简,支撑着营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市照相馆又恢复了20多家,其中以“凯旋门”和“云芳”最负名声。我爸妈60年前就在凯旋门拍摄过结婚纪念照。几十年后的1989年,我也在凯旋门和老婆拍摄了一套彩色婚纱照。

拍照手机出现前,个人、家庭和集体,拍摄照片是件蛮隆重和神圣的事情。人们去照相馆拍照,主要是为了纪念,譬如同学久别重逢,朋友远行,亲人的寿诞,庆祝各种节日。还有去某地游玩,在景点拍照,这个就和今天打卡拍摄一个意思。

很长时间里,亲戚朋友互赠相片是彼此感情深浅的一个标尺。我妈妈在上世纪50年代去大连谋生,以及从大连回长沙,她的朋友都与她互赠照片。

那时的家庭相册,更多是成员生日的纪念照片。我是独生子女,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所以爸妈特别在乎我,从我满月、百天、半岁、周岁,一直到小学毕业,爸妈都会带我去老字号的庐山照相馆拍摄纪念照片,当成永久的记忆。59年过去了,老年的我翻看幼时的自己,除了感叹岁月无情,也常常被爸妈对我的深情感动,有时生活中与他们发生不快,想起他们对我的爱,什么都会释然。道理很简单,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有几个父母会在儿子的每个关键时段,用在照相馆拍摄照片纪念他们的成长?

1980年,与我们失联几十年的外婆找到了我们,思女心切的外婆来信,让妈妈爸爸和我拍一张照片寄给她,那是我们第一张全家福。我们想都没想,就直接跑去庐山照相馆,拍摄了一张中规中矩的三人合影寄给了境外的外婆。这张定格了中年爸妈和少年我的全家福,躺在我们家庭相册四十多年了。它是我们仨温情岁月的见证。

1914年日本人龟田在长沙苏家巷开办的西式理发店,是长沙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理发店。开业伊始,长沙各理发店老板耳目为之一新,纷纷仿效。西式理发用品转椅、推剪、电吹风等在长沙理发店开始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长沙理发业进入鼎盛时期,著名理发店有“中华”、“南京”、“远东”、“环球”、“青年”、“华中”、“欢颜客”、“好莱坞”8家,尤其以新坡子街的中华理发店、青石桥的南京理发店独领风骚。这两家理发店均为江苏扬州人开设,以设备新颖、布置时髦、男女分楼、技术讲究、接待周到、店规严格而赢得顾客青睐,并且首开药水配方、发型设计、电烫发式、白发染青等业务。

我第一次进理发店是满月那天,爸爸带我去老字号中华理发店剃胎毛。中华是爸爸的定点理发店,中华的魏师傅是他“专属”理发师,每次爸爸去中华,只找魏师傅理发。也许因为如此,爸爸把我人生剃第一个头,安排在中华,放心地交给魏师傅打理。

在我童年时,妈妈常常念叨,爸爸给我剃的第一个头花了5块钱巨款,要知道那时长沙理一次发才一毛钱,这事我一直记得。直到前段时间,我问94岁的爸爸,他才告诉我,不是理发费5块,是打了一个5块钱红包给魏师傅。因为给他第一个儿子剃胎毛,是一个比较隆重的事情。

我少年时就去南京理发,我的“专属”理发师姓林。

南京一层是男式理发区,二楼是女式理发区。林师傅的工位在进门右手边靠里的倒数第二。每次去南京,我目光都瞄向他的工位,此时他会用微笑给我打招呼。如果他在为别人理发,我就坐在一旁等候。最开始就干坐,慢慢他们的服务提升了,会倒杯茶水给我。轮到我了,他不用问也知道我是万年不变的平头。少年时就纯理发,20岁后他开始给我修面,就是用剃刀刮整个面部的汗毛和胡须。这是我最大的一个享受,剃刀在面部轻轻游走,有种说不出的舒坦。这个技术在今天的年轻和中年剃头匠里面基本失传。

剃头时,林师傅有一搭没一搭和我闲聊,记得他说过,从前商店的先生(营业员)每天一大早,赶在商店开门前来南京修面和做发型,把自己捯饬得整整齐齐再去上班。林师傅作为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永远都是从头到脚,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他继承了那个时代的优雅。后来他退休了,再后来他才七十出头就下世了。

长沙洗染业起源于l917年开设的“华西法”洗染店。洗染业在行业竞争中形成了各自的洗染特色。抗日战争前以洗衣店为主,主顾为洋行职员、水兵、绅士、官商、名伶等,衣裤不论长短收费仅银元5分。抗日战争胜利后洗染并举,渐有“东谢(谢松林)、西俞(俞建达)、南苏(苏鸣斌)、北蛟(龙长云)”之称。位于东面青石井的美丽洗染店,以精洗五彩绣品、干洗毛呢及皮衣擅长,所洗绣花织物,去污保色,干净透彻,所洗皮货不走硝、不脱毛,饮誉省城;西边药王街的瑞华洗染店(湘江洗染店之前身)则以染色织补载誉同行,所织补的毛呢绸罗、花色影格等衣料,达到了经纬清晰、织破如新的地步;位于南正街的宝华洗染店以洗染吕宋帽而闻名遐迩,染料地道,漂染考究,深得顾客赞许;北门的世界洗染店则以色染土布占据优势,业务量之大为行业之首。

在我的记忆里,童年到少年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家里人也好,邻居也罢,没见过他们去过干洗店,道理很简单,那时候的人们穿衣,要不是穿得破破烂烂,要不是补丁垛补丁,根本不需要干洗,就用搓衣板水洗。

我第一次去干洗店,已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了。那时刚和老婆恋爱,她在当时最高档的中山路百货大楼,为我买了一套上海出品的响铃牌西装。西服不可以水洗,不然会变形和缩水。于是在那套响铃牌西服穿脏后,我第一次走进位于五一广场的老字号湘江洗染店。记忆中,一套西服的干洗价格是两块钱,差不多是我一天半的收入。后来爸妈又陆续为我添置了呢子大衣和全毛中山装,这类面料都不适宜水洗,因此我跑湘江洗染店的次数多了起来。

也许你会问我,怎么老是跑到湘江洗染店?告诉你,当时全长沙只有他们一家。社会的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才过去几年时间,先是华天这类五星级宾馆有了自己的干洗房,为住店客人提供干洗服务。这些星级宾馆因为设备的产能过剩,也对外承接干洗业务。同时个体干洗店也遍地开花,这时人们的干洗选择就大了,我去湘江洗染店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本文资料来源:陈先枢著《湖南老商号》,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出版)

长沙晚报8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4日晚,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燃起战火。中国选手樊振东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让一追四”击败瑞典名将莫雷高德,拿下金牌。这也是中国体育代表团本届收获的第17金。场边,教练王皓激动不已,被网友开玩笑撺掇“原地复出”的他,终于可以安心坐在教练席上了。 图片 “全村人的希望”让人放心 男单比赛开始前,中国乒乓球队派出了王楚钦加樊振东的双保险。在首轮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一的王楚钦爆冷输球,樊振东成了“全村人的希望”。而击败他的正是樊振东在决赛中的对手——瑞典名将莫雷高德。 身肩重担,老将樊振东这一路走来颇为艰辛。在八强战中,他面对日本名将张本智和,以0比2、2比3两度落后,最终艰难逆转晋级。赛后,连日本媒体也不禁感叹樊振东是“中国之壁”。 决赛同样难打,莫雷高德是世乒赛银牌得主,首轮淘汰了头号种子王楚钦。面对樊振东,瑞典高手先声夺人,以11比7来了个“下马威”。 不过,多年以来樊振东已经给球迷留下了“放心”的印象。在记者朋友圈、在社交媒体上,不少球迷就表示:“‘小胖’慢热,不慌。”樊振东也没让大家失望,在先失1局的情况下直落4局,干净利落收下了这枚奥运金牌。 在湖南祁东县金桥镇新桥头村樊振东的家乡,亲友团“隔空”见证了夺金一刻,村里也燃起了烟花。“全村人的希望”让村里沸腾了。 图片 补齐奥运金牌,成就“超级全满贯” 夺冠之后,樊振东身披国旗,带领全场观众鼓掌,现场气氛燃爆了。除了樊振东,教练王皓无疑是最高兴的人。在场边,他无数次跳起挥拳,为樊振东的精彩得分打气。金牌到手后,他更是一把抱住樊振东将对方举了起来。 因为上半区意外失手,奥运期间也一直有球迷玩梗,号召王皓“原地复出”,再为国乒披挂上阵。这当然只是玩笑话,看着自己执教10年的弟子如此靠谱,王教练可以在教练席上稳坐钓鱼台。 在东京夺银后,樊振东终于在巴黎如愿以偿。这枚金牌也让他成为国乒队史上第11位“大满贯”选手。樊振东更是成为继马龙之后,第二位达成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乒乓球男运动员。 在乒乓球之外,樊振东也是爱好广泛。他是皇马足球队球迷,在赛后,樊振东就摆出了刚转会皇马的姆巴佩的招牌庆祝动作,双手抱胸霸气十足。樊振东也是泰勒·斯威夫特的歌迷,在赛前,东哥观看泰勒演唱会跟唱的视频就火爆全网。爱足球、爱音乐,张弛有度的樊振东果然能打。
上一篇:湖南最权威银杏观赏指南
下一篇:湖南籍选手樊振东,大满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