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省内资讯 >正文

周中耀专访:“花鸟世界”背后的艺术探索——宁静致远,匠心独运

时间:2024-06-20 23:18来源:长沙美术馆编辑:叶寻
阅读量:1638

周中耀花鸟画作品展正在火热进行中,欣赏工笔画是赏心悦目的乐事,但画工笔画却是件苦事。创作之苦如何坚持?让我们再次走进周中耀的花鸟世界。

艺术家简介

周中耀,1945年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湖南文史馆馆员、湖南诗书画艺术院顾问、湖南省工笔画学会顾问。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香港、台湾地区及多个国家展出。作品被海内外机构和私人广泛收藏。出版有《中国当代美术大家系列·周中耀》《周中耀工笔花鸟画技法解读》等。

以下字母代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

Q:长沙美术馆

A:艺术家周中耀先生

Q:您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开始并深入学习工笔画的吗?

A:我学习绘画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我致力于临摹古画,特别是宋代的院体工笔画。

对我影响最大的画家是宋徽宗,像他的《梅雀图》《芙蓉锦鸡图》都是很好的临摹样本。这一个阶段,我会学习他们的传统绘画风格,模仿那种造型严谨、刻画精微细腻的艺术特色。

赵佶《芙蓉锦鸡图》

北宋

81.5x53.6cm

接着,我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传承了传统“折枝”式、单层次、留白的基础上,我尝试突破这些局限,追求一种更为宏大、情景式的画面效果。

这一阶段的作品不再是单一的“折枝”式,而是多层次、满色的,旨在展现更为纵深的空间感,以此扩大画面的容量、体积和境界。

《鸢尾花》

2015年

83x59cm

最后,我步入了第三个阶段。这一阶段,我借鉴了大千先生的泼彩山水技法,将其融入花鸟画的创作中。我追求工笔与写意、具象与抽象、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也一直在探索的路上。

《祥云朵朵引寿来》

2019年

92x55cm

这次展览,我之所以选择这些画作进行展出,是因为它们代表了我学习绘画的三个阶段。

Q:您在绘画时,是否有特定的题材偏好?

A:在绘画题材的选择上,我通常会以熟悉的花卉为主,鸟则会根据画面的整体色调做搭配,以确保画面的和谐统一。我追求的画面效果是对比鲜明、虚实结合、晕染自然,并富有空间感。

《令箭荷花》

2023年

68x70cm

在色调上,我偏爱蓝绿色调,很少用大红大紫的颜色,因为蓝绿色能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舒适的感觉。

针对不熟悉的主体物,我通常会先进行写生,再从写生稿中提炼、修改,最后运用在作品中。而对于熟悉的主体物,那就是掌握他们的规律,然后不断练习,达到熟能生巧。

《冬移春华迎太平》

2022年

90x172cm

Q:您多年来一直坚守并热衷于工笔画的内在动力是什么呢?

A:多年来,我坚守的创作核心在于热爱、静心与持之以恒。工笔画的难点不在于技巧本身,而在于静心。

那时候我因为三线建设到洪江火柴厂工作了10年,虽然每天三班倒,工作繁重,但我一直在坚持画画。我经常临摹宋徽宗赵佶和黄筌的作品,工友们曾看到我用铁管套在毛笔上运腕用力,他们或许觉得我自讨苦吃,但我却乐在其中。在他们睡着以后,我经常一遍又一遍地临摹着古画。

《踏雪问梨花》

2018年

92x55cm

直到1976年,我因家庭原因调回长沙,与妻子在同一家机械大厂工作。那时,我才有幸进入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今长沙理工大学)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画画,那时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工笔画需要不断锤炼心性,去反复琢磨、不断尝试,去寻找生活中美的元素,去考虑画面中黑白灰、点线面、空间虚实等关系的平衡,我觉得这样才能呈现出一幅美的作品。

《芙蓉花》

2023年

90x172cm

上一篇:最新!2024高考查分时间公布
下一篇:80万股民,等待中国前首富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