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名人文化 >正文

湘潭县青山桥被毁的千年古寺,朱熹、张栻、毛泽东都留有足迹

时间:2025-03-07 19:51来源:湖湘源编辑:叶寻
阅读量:630

草衣岩现貌(来源:湘潭在线)

 

山岩古寺:“草衣”见证千年沧桑

 

廖艳霞

 

山不在高,有寺则灵。在湘潭县西南边的青山桥镇松柏村,有座大罗山,其山脉覆盖范围长宽皆约十数公里,峰体上下全是清一色的连体赤石,周边大部分土质呈红色。这典型的丹霞地貌,与青翠葱茏的树木交相辉映,别具韵味。

 

一列山崖上有一座长弧形顶山岩,历史上曾依山岩建有一座佛教寺庙,岩称草衣岩,寺叫草衣寺。岩与寺的得名皆缘于五代时在此驻锡的草衣和尚。北宋文人张天觉、南宋理学大师文坛圣手朱熹、张南轩、林择之、胡寅,清铁面御史赵启霖都曾在此留下诗文,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进行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时到此一宿。

 

我们沿着陡峭山边的狭窄山路来到这座古寺,追寻它千年的足迹,感受它独特的景观和厚重的人文。

 

千年风雨,难掩历史印记

 

草衣岩又名玉泉岩,五代周时僧人奉初从蜀地来到了这里,“纫草为衣居岩中”, 在岩内坐禅30余年,草衣岩由此著称于世。岩宽17米,最高处高3米,深8米,形如月轮,表里相透,岩如厦屋。

 

这方别有风味的丹霞山洞,曾被古人称道。光绪二十年,铁面御史赵启霖曾特为草衣岩绥福堂题五律一首:

 

我来草衣寺,室内风翛然。

不瓦禅房蔽,无楹古壁坚。

苔痕侵佛貌,岚气杂炉烟。

任是丹青手,难描小洞天。

 

奉初圆寂后,湘中名士倡首,即集资建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原草衣寺坐北朝南,分上下两栋,中有小天井。寺门正中镌刻“草衣岩”三字,两旁嵌有“六朝佛地,千古名山”的对联。宋代张天觉曾刻诗于石,云:“古人一悟便心安,计较何曾有百般。了得草衣岩下事,让他摩衲与金襴。”

 

寺庙于明正德九年(1434)、成化四年(1468)两度重修。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乡绅赵联荣与妻唐氏再建其寺殿,上题“洞彻人天”横匾。寺分前后两进,前为僧家坐禅,后供信众烧香礼佛,其建筑工艺精巧,气势不凡。

 

光绪刊《湘潭县志》记载:南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张南轩(张栻)、林择之等理学大师、文坛圣手同游南岳,路遇暴风雪,宿草衣岩。当晚三人诗兴大发,互有题咏唱酬。朱熹有诗云:

 

落日疏林射日光,

谁分残雪许山煌。

平生愿学程夫子,

恍忆当年洗俗肠。

 

“这里作为名胜古迹,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一直备受关注。”当地78岁的退休老师赵方来介绍,1927年1月15日,毛泽东考察完湘乡农民运动后,由湘乡横铺萧家冲经湘潭县分水坳、较场坪、彭家弄子,来到青山桥草衣村,前往草衣寺,后经松柏桥去了衡山县白果镇。

 

一岩一炉,见证古寺变迁

 

在赵方来的述说中,草衣寺就红砂石山洞依山而建,面积603平方米。经历次扩修,最后有前、中、后三进,第一进是石岩,内设71尊佛像,第二进楼上有玉帝等6尊佛像,设有神龛。赵方来说还曾在寺庙小天井中见过清宣统元年(1909)刊立的《湘潭县十四都草衣岩志》碑,分寺史、山川、名家题咏等。

 

“能为一座寺庙修志,相当不易。”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表示,草衣和尚奉初很有名气,这里又邻近于古代一条朝觐南岳圣帝的香道,加上沿途都是红砂石岩层地貌,树木与丹霞岩相映生辉,景观独特,故能吸引全国有影响的名人来此。而文化名人的到来,使这里的人文历史增色,由是草衣寺在学术界颇具盛名。

 

遗憾的是,草衣寺在1958年被毁。我们当天沿着现存的长满青苔的红石阶梯拾级而上,只有旧址上一间风雨飘摇的废弃土砖房。而最显目的是当初寺庙里使用过的一尊石质大香炉。

 

美丽的深山中,翠绿的竹林下,犹如眉月的草衣岩历经千年沧桑,依旧保存着当年的容貌,岩下石桌上还摆放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像,是近年香客置办的。岩前矗立的大石香炉上长满了青苔和杂草,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古老与传奇。“香炉上字迹依稀可见为清嘉庆年间立,炉顶四面雕有八仙过海图案,炉壁雕有钱币纹饰等图案,为四足狮头鼎香炉,精美大方。”松柏村支委委员李金钢说,这是草衣寺厚重历史的最好佐证,那些神秘古老的记忆将永久传留。

 

沧桑巨变,仍见昔日辉煌

 

一片岩,一座香炉,一尊观世音菩萨像,这是我们当天所见的草衣寺。

 

赵方来介绍,新中国成立前,曾有文人墨客在这里从事儒礼活动,设有很多会,比如观音会、地藏会等,香客众多,香火很旺。

 

当地85岁的老人赵修礼,他的小伯父、大伯父都曾守着这座庙。“寺庙可漂亮了,里面还有三四个和尚,后来被毁,便荒废了。”赵修礼说,他的两个伯父依然相继看护着废弃的庙宇,岩内石桌上一尊观音像旁边,还摆了个抽签、解签的台子。

 

寺庙在时,“每年观音菩萨生日的时候,这里热闹非凡,衡山县、湘乡市、湘潭县的人都会专程前来朝拜。”赵修礼告诉我们,草衣寺前后都有水塘,一个是洗菜塘,一个是洗脸塘,前来朝拜的香客,都会先到洗脸塘洗脸再拜菩萨。

 

当地村民表示,长期以来,大家都十分信奉草衣寺,认为它相当灵验。他们希望,政府能考虑修复草衣寺,让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子孙后代们还能来这里领略草衣岩与草衣寺的独特风光,感受这里的历史气息。


下一篇:沧海横流,方显湖湘本色——近代湖南人才井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