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辖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北接湖北省,西与重庆市为邻,西南与贵州省接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
1952年8月1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划乾城、凤凰、永绥、泸溪、古丈、保靖6县地,成立湘西苗族自治区(地市级)。1955年,湘西苗族自治区改设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设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贺龙(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湖南桑植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贺龙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卓越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李文采(1906年9月9日—2000年3月1日),土家族,湖南永顺人。钢铁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李文采193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1939年获得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机械系电热专业博士学位;1944年—1945年任教于国立武汉大学;1949年4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副部长;1954年5月任重工业部钢铁工业试验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1983年任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
黄永玉(1924年8月9日-2023年6月13日),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祖籍为湖南省的凤凰县城。土家族人。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任版画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黄永玉受过小学和不完整初级中学教育。因家境贫苦,12岁就外出谋生,流落到安徽、福建山区小瓷作坊做童工,后来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14岁开始发表作品,以后一段时间主攻版画,其独具风格的版画作品享誉国内外。16岁开始以绘声绘色画画及木刻谋生。曾任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第九届顾问,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与文物的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8年5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6岁。
陈渠珍(1882-1952),号玉鍪,1882年9月生于凤凰县城。1906年毕业于湖南武备学堂。曾加入同盟会。1909年至1945年的30余年间,陈历任进藏抗英部队营管带、湘西镇守使田应诏属下中校参谋、护法第一路军参谋长、湘西巡防军统领、湘西屯边使、第十独立师师长、沅陵行署主任、新六军军长、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和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才返回凤凰。1949年5月,宋希濂和程潜任命陈为“湘鄂边区绥靖副司令”及沅陵行署主任。同年8月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中共湖南省委派员劝说陈弃暗投明,10月中旬,陈率部起义。1950年,陈受命为湖南省政府委员,6月,被邀请赴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会议第二次扩大会议及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会议。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祖籍江西丰城石滩。民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曾任北洋政府第四任国务总理。熊希龄是近代中国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从政的历程虽然短暂,但是经历和参与了近代中国维新运动、立宪变法、辛亥革命、走向共和、武夫当国、抗日救亡的全过程。晚年他退出官场,毕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慈善家。著有《熊希龄集》等。
罗荣光,字耀庭,清道光十三年(1833)出生在乾城县(今吉首)鸦溪村,清末名将。罗荣光任天津总兵镇守京津门户之大沽口炮台长达24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海防”。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官军大多不堪一击。罗荣光却以67岁高龄率领三千兵勇,身先士卒,誓死保卫大沽口炮台。后因兵力悬殊,弹尽援绝,壮烈殉国,保持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之歌!
田兴恕(1836年-1877年),字忠普,湖南凤凰人,清朝贵州提督。16岁为镇筸镇标兵。1852年,到长沙,抗击太平军,充哨官。1856年,跟随萧启江援江西,升副将,任虎威营协领。1858年,参与镇压贵州苗民起义,升青州镇总兵。次年奉命回援湖南,堵击太平军石达开部,署贵州提督,督办贵州军务。1860年,石达开部由广西进入贵州,实授贵州提督,任钦差大臣,次年兼署贵州巡抚,一面进攻太平军,一面镇压苗民起义。后因恃功而骄,横征苛索,屡被论劾,被免去巡抚和钦差大臣职务,留任提督,专任军事。时法国主教胡溥理在贵阳勾引奸人,欺压百姓,激起公愤,田兴恕主张随时驱逐。1862年,开州知府杀死法国传教士文乃尔,田兴恕被革职查办。1865年,论罪遣戍新疆。他行至甘肃时,经左宗棠奏留秦州防营效力。
傅良佐(1873—1924),民国将领。字清节。乾州厅 (今吉首市) 人。早年入北洋武备学堂学习。1902年 (清 光绪二十八年),以官费生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归国,在北洋新军任职,为段祺瑞所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