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31日是著名诗人彭燕郊先生的忌日,谨写作此文纪念。
◎欧阳白
彭老师去世后,我常常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纪念他,如何继承他,他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精神财富?到今天我脑海里冒出来的是两个词:一个是自由精神,一个是探索精神。
关于自由精神,在彭老师身上体现得非常典型。彭老师他自己的理想人格就是“浪子”,这在他的作品和志趣爱好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中可以找到诸多佐证。他是一个自我放飞、自我放逐的人,不甘心任何程式化的生活,更不用说任何外在给他的约束和枷锁。很多研究者说,彭燕郊不应该被边缘化,其实边缘化或许就是彭燕郊先生自己选择的,他所追求的现代主义的现实性或是现实主义的现代性其实更多的就体现在人性的自由上,他比较喜欢的作家中有很多就是在人生中不如意者,这些人为了精神的自由也不甘于流俗,他喜欢红楼梦或许就是喜欢骨骼清奇的贾宝玉或者他自己。他喜欢波德莱尔,喜欢凡尔哈伦,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喜欢,其实喜欢的也是他们精神中关于自由的那一部分居多。波德莱尔生活上颓废、不如意,但他在作品中反抗,与这个世界的庸俗哲学对着干,精神上极度自由,与此相似,凡尔哈伦用阴暗三部曲对抗着这个世界,在精神世界里自由飞翔。陀思妥耶夫斯基似乎与前二者也有很多相似处,人生并不成功,却善于揭露世界的丑陋和人性的不堪,在内心的世界里达成自由之境。彭燕郊先生自己也是这一类人,他拒绝与任何主流价值合拍,甘于边缘,享受自由。唐晓渡先生说彭燕郊先生“有着心灵广阔的自由追求精神,是当代诗坛上一位有特殊意义的诗人”,确为的论。当然,几乎所有真正的诗人都是为了心灵自由而写作,但自由精神能够达到彭燕郊先生高度的诗人并不多,他不仅是在作品中追求自由,而是用整整一生来实践自由的人生,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他,理解他很多与常人不同的思维,比如当年他告诉我,他本来可以从光明日报社出来跟随叶剑英元帅去广东,这样就会成为一名官员甚至是大官,但他没有去,原因就是不喜欢,于是,他来到湖南当了一名教授,原因当然也简单,就是喜欢。他人生当中的一些波折也与他追求个性的自由有深刻的必然的联系,或许有些事情在旁人看来不可理解甚至是荒唐的,但符合他自由的本性,这是在骨子里都是诗人的真诗人,以他为镜子,很多诗人或许就不是诗人,理解了自由精神,就基本理解了彭燕郊先生的诗歌和人生。彭燕郊先生喜欢自由诗,在散文诗上有着巨大的成就,这些文体的最大好处就是方便表达,可以不受太多格律的影响,可以自由地抒发情感。他的诗歌有时候给人比较散的印象,句式和语调有时候很反复,螺旋式的前进,但他觉得这样更方便传达层层递进的情感和思想,他并不会用任何外在结构来约束内在情感,他说每一首诗都有自己的格律,诗的结构主要应该是情感的结构,我们仔细体会这些表达,就知道他骨子里就是喜欢自由,或许有时候还喜欢一点点略带散漫的自由。当年,我说,你的《混沌初开》为什么不用一般的现代诗的格式写,而是用散文诗文体,他说,其实内心很想用现代诗的格式写,但没有那个笔力,而散文诗很自由,适合表达当时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关于探索精神。文学需要创新,需要变革,需要进步,还有一些概念,比如流行了好一阵子的“陌生化”等等,其实大抵说的是同一个事情,彭燕郊先生不太讲理论,但他的创作从来就不喜欢重复自己。他说的这一句“我不能不探索”非常感人,他似乎有着天生的为新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责任感,而骨子里我宁可相信是他对其他诗人的探索精神有着深刻的怀疑,又或许他是以此激励他人特别是后辈不断的探索创新。他曾和我说,当年去北京,见了老年的艾青,躺在躺椅中,问他还写不写诗,艾青说写不动了,彭燕郊先生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跟我说,人只要活着,每一天都有不同的感受,怎么会写不出诗呢?写不动了就是没有探索精神了。彭燕郊先生还说过“不‘变’,不探索,等于封笔”,这是他骨子里的东西。我当年出一本小诗集叫《诗歌,站在我生活的反面》,有一首小诗,叫《绳子》,我觉得写得一般不准备放到集子里,但彭燕郊先生却说,这首好,从来没有人这么写过。他的话很简单,但思想其实很深刻,就是要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这就是探索,他还提倡要写“不像诗的诗”,这句话说到了极致。有一次他和我讨论昌耀,当然都赞赏他,但说到不足的时候,我们都认为他一辈子只写了一种类型的诗,这是很大的遗憾。彭燕郊先生要是不能不断的改变自己,他就不可能由那么长的创作岁月,也就不会有他的衰年变法,他就会成为“七月派”中不那么显眼的一名普通诗人,他能脱颖而出,其实根子还是他的不断探索创新,不断地否定自己,他说“一个人僵化了是最悲哀的”。关于探索,除了文本和写法,彭燕郊先生还曾提出过“经验”的诗学话题,他在访谈中和对我的教诲中多次提出过,要善于发现新的情感,新的经验。时代在不断变迁,事物在不断变化,人的感官感受也在不断变化,要善于捕捉这些新的东西,诗的疆域才能不断拓宽,才有诗化一切的可能,这是诗意生活的根本前提之一。
附录:彭燕郊诗歌二首
瀑布
没有高就没有低,没有低就没有高
有高有低,不是这样构成的
水是
要有自己的路的
高的路,低的路
不管高和低,一直向前流去
高和低之间,有悬崖峭壁,怎么办?
避开它,免得--
跌坏了,跌得粉身碎骨
转个弯就好了,干吗不转弯
曲曲折折地流,慢慢地往回流,照样是流
但是这里不行
这里不存在转弯,不存在回头
于是,奔腾而下了,呼啸而下了
因为收不住这个势头
因为只有一股劲地
向前跨出这一步,闯出这一步
那确实是
非常之自然,非常之自如,非常之合乎情理,
非常之称心如意的倾泻飞溅,散落
成为粉末了吗?
成为碎片了吗?
不,是展示。展示
这灿烂的洁白,洁白的灿烂
高高地飞扬起来,张挂起来,展示
生命的神奇的张力
壮丽的,一束束银丝般的神经和血管的
多么强韧的延伸,颤动,颤动中的延伸
能多长就多长,能有多宽就多宽
可以在平坦处流,也可以垂直地流
映出红霓的七彩的白波白浪直泻而下地流
这样痛快的跌落呵
这样痛快的跳跃呵
向深处跌下
向危险跃去
不能不跌落的跌落,不能不跳跃的跳跃
不跌落就是枯竭
不跳跃就是停滞
"跌落可悲
跳跃危险"
用不着议论了,议论就是害怕
害怕就会去寻找求平静
奔流的路上,存在平静吗?
当然
把瀑布当作画屏那样好看的摆设来欣赏
也是可以的
那么
你就站开些吧,站远点吧
用你的方式去"欣赏"吧
小船
急箭般的台风里它跌撞过
狂热的九级浪里被抛掷过
可怜的小船,如今,惟一可以告慰的是∶
没有摔碎,裂缝不深,破处还未洞穿
若是被丢弃在沙滩上,那还好些
却被丢弃于暴风雨后凌乱的街头
满载着蹭蹬岁月的辛酸遭遇
和悠长又悠长的困顿生涯的印记
象一个不祥的展览品,这小船
向人们分发缤纷的痛苦
和一度使人眼花缭乱的灾难的回忆
已经过去的,但愿能象梦影般消失......
你呵,一只船,没有帆,没有桨,在陆地上
偏偏是这些风波迭起的日子
现在,连顽皮的孩子也不想理睬你了
没有兴致来摇动你曾经是轻盈的躯体
麻木了吗?小船,在大灾大难中
这一切真是不值一提了
旋风时起时落地吹刮,振振有词地叫啸
还在想使折磨无穷无尽,而且刁钻古怪
有时候,在你不及防备时,邪恶
居然那样声势浩大,真正要席卷一切......
谁还记得这只小船呢?
似乎,它将在混乱中渐渐隐没
陈列的地方是太不适合了
显得多么不顺眼,多么不讨人喜欢,叫人皱眉
在那停滞的时间里,已经耗尽了
人们的惋惜和遗憾,幸灾乐祸或鄙夷
作为冷酷事实的见证
大自然丧失理性和爆发野蛮冲动的
专横、任性造成的触目惊心的恶果
这标本,长久陈列着,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不,人间悲剧的苦涩产品
习惯于灾难的人们,已不屑理会了吗?
太多的牺牲者,太多的厄运的祭品
在人们的习惯里,不会成为
自己卑微的求生意志的辛辣嘲弄
在淡薄下去的冷漠和忘却之前
逐渐熄灭了的重返大海的愿望已逐渐复燃
谁能把新的责任、新的航程的预感压抑到零?
谁能把扬帆启碇的再生日子推迟到无限遥远?
谁能在这个胡里胡涂地重新蠕动起来的旋风前
退却?
在嚣张一时中,相形之下
不幸者似乎显得寂寞而且有些局促不安,
嘲弄我吧,伺机再起的旋风
你们有你们再度冒险一试的理由
但不管怎样,请记着∶这不是我的过错
只有绝望才是我唯一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