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名人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名人文学 >正文

蒋集政散文 | 不觉已花甲

时间:2025-02-27 18:11:06来源:湖湘文学 编辑:叶寻
阅读量:10261

 

蒋集政

 

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与人聊天,特别是喝酒到一定程度后,便常常喜欢吹牛皮回忆过去。有人说,当有意无意喜欢回首往事时,说明一个人开始老了。也有人说,当昨天的事情或许就不记得,但几十年前年青甚至年少时的往事却历历在目,说明一个人开始老了。

 

老就老吧,人都会老的。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60年为一甲子,亦称花甲。花甲之年,也称耳顺之年,即人到60岁。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中有“……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之语。

 

从1984年参加工作到退休,40年弹指一挥间。60岁生日时正好周末,朋友陈伟提前张罗着为我做生日,也有同事如此要求,我都谢绝了。但历历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小时候在乡下,因为家里兄弟姊妹多,家贫,记事起,小孩子的“生日礼物”是吃饭时妈妈煎的一个整鸡蛋,其他孩子便是鸡蛋加面粉搅拌后煎成的一块“蛋片”,有些类似现在饭店里的蛋卷,不过一块“蛋片”的“含蛋量”或许是一个蛋的1/3或1/4甚至1/5,但不可能达到1/2。

 

参加工作后的好些年,家人不在身边,生日也没人想起,往往是自己独过,也就是在食堂打饭时多加一个荤菜端回宿舍,用“廉价酒”自酌自饮。上世纪80年代末从家乡调到省总工会工作后,离居所不远的北正街有一家杂货店,卖谷酒,两块钱一斤,我常去那儿买酒。

 

有人说,36岁不仅是本命年,更是人生的“加油站”,生日要好好地“庆祝”。那一年生日,乡友杨国林邀请20来位主要是水口山的同乡为我庆祝生日,是我在长沙过的第一个“隆重”生日。

 

担任领导特别是担任单位主要领导后,常有人表示要为我庆祝生日,我一概拒绝,每年都是家人在一起度过,有一年孩子在学校晚自习,只我与爱人共进晚餐,再看一场电影作罢。家人的生日也基本上这样过。50岁生日时,许多朋友、同事提前好些天表示要为我庆祝生日,那一天也正好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便于头天晚上“躲”到外地去了……

 

退休前,分管市领导将我叫到办公室与即将接替我工作的同志交接工作,那天正好是我农历生日的前一天。几天后,市委组织部进行“退休谈话”,正好是我的公历生日。不由感叹人生的“巧合”,对我来说,可谓“完美”!

 

还没体会到退休与不退休有多少差别,一晃,竟半年多过去了。

 

前不久,与一位曾在长沙工作的省领导聊天,问我退休后的感受,我回答“很好!”再问我退休后做些什么?我说主要是“三小”:一是外出“小游”。以前外出,主要因工作原因出差,现在外出,纯粹为旅行而旅行,为此前不久写过一篇《纯粹旅行》,详述其中的好处与乐趣。二是写点“小文章”。作为曾经的“文学青年”,一直爱好写作,现在“静”下来,正好“重操旧业”,回顾对人生、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基本上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皆成文字。三是喝点“小酒”。平生为人率真,重朋友,讲感情,退休后隔三岔五依然有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相邀“小聚”“小酌”。

 

老领导很是肯定我的状态,说有的领导干部在岗时忙忙碌碌,退休后无所事事,顿感失落,很不适应,特别是达到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退休后好长一段时间生活都不习惯。

 

听说有位领导在岗时,司机每天会在规定时间准时或提前赶到宿舍楼下接他上班,退休后的第一天,吃完早餐后,他习惯性地提着公文包到宿舍楼下,发现司机没到,以为司机因来的路上塞车或发生其他突发情况耽误了,再等了几分钟仍不见车来,忍不住给司机打电话,司机说:“领导,您昨天就退休了,今天开始不用上班了!”他才恍然大悟。

 

还听说某位“大领导”,冬天外出喜欢披一件呢绒大衣,在岗时入室后脱衣,两肩一耸,便有秘书或随行人员从后面接住了。退休后习惯难改,入室后脱衣依然习惯性两肩一耸,因没人从后面接住,大衣便掉在了地上。

 

更有甚者,说某领导退休前早餐都是到单位专门食堂吃,好些年没在家里吃过饭。在单位食堂吃饭,座位是固定的,外出工作应酬,座位是安排好的。退休后第一次在家吃饭,他站在桌边久久不坐,家人不解,问其故,他说不知他座位在哪。还是他儿子灵机一动,赶紧到书房制作一个“首长席”的座卡,“首长”才终于坐下。这自然是调侃了。

 

还有更“离谱”的调侃。说某地主要领导退休后爱好“炒地皮”,常常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跟人玩得不亦乐乎。一段时间后,这位老领导发现,他邀请别的老干部一起“炒地皮”时,许多老干部都借故推辞。一天,他问一位“铁杆”究竟何因,“铁杆”告诉他,因为他抓牌时经常“偷牌”——借故“失错”多抓一张牌,再换一张“差牌”给下家,不是全凭自己“手气”玩牌,大家觉得没意思。没想到这位老领导甚是“激愤”:“这些没良心的家伙!当年他们‘偷人’,有人向我举报,我也只是批评,没有处分他们,现在我偷张牌,他们就大做文章,真是些白眼狼!”

 

说到“炒地皮”,我认识的一位老领导,“炒地皮”水平很高,但与他配对的人一旦出错牌,他总是“狠狠地批评”,一般人都不敢也不愿跟他配对。退休后,跟他配对“炒地皮”的越来越少,他便不时地将住在同一个院内的原来的司机喊来配对。人都爱面子,司机受批评多了,也受不住,某天司机发飙:“您不要老以领导自居!您现在就是一个退休老倌,不是领导了,不要动不动就骂人,不然下次喊我打牌,我也不来了!”这位老领导由此感叹,退休后一定要“摆正位子”,调整好心态……

 

或许这些年见得多了,听得多了,早在退休前,我便开始调整心态,提前尝试“退休生活”。比如,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取消了县处级干部“领导专车”,作为单位主要负责人,虽然“相对固定”工作用车,但此后,非工作时间一律使用私车,周末假日更不要单位司机开车。遇事外出,地铁能通达的地方优先乘坐地铁;地铁不能通达的地方,只要公共汽车能够直达,不要换乘,就乘坐公共汽车;此外,直接“滴滴打车”。偶尔去远郊,考虑到回程打车不便,便让爱人或孩子开车接送。如此,退休后无需“过度”,早就适应了。

 

退休的日子,悠哉乐哉,惬意自在,不过也有“小忧”。退休前,生活节奏相对紧张,但有规律,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休息,基本都是固定时间。退休后虽然有了更多时间可以锻炼身体,但没有了工作压力,身心放松,每天睡到“自然醒”,所谓“心宽体胖”,退休半年,体重竟增长了5斤,差不多每个月增长1斤,如此下去,不是心宽体胖,而是忧心忡忡了。因此,退休生活其实不是“三小”而是“四小”。

 

不久前认识在长沙创业的涟源人严宣松先生,严先生1955年出生,年近70岁看起来比我还显年轻,向他请教保持“青春魅力”的良方,他说60岁退休后,要坚持做到三件事:一是有事干,不能“闲着”,人闲生百病;二是生活要有规律,一日正常三餐,早睡早起;三是锻炼身体,每天不低于一小时,以慢跑快走、打坐静思为佳。

 

再次想起2006年参加长沙市首届县处级领导干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培训班时,了解到当年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要求清华大学学生“争取毕业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医疗技术发展,人均预期寿命已接近80岁。人生百年不是梦。至今已为党和人民健康工作40年,争取至少再健康生活20年,在老有所乐的同时,力争老有所为。为此,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从今天做起……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上一篇:名家艺评丨何立伟:我来写写刘欢乐
下一篇:聂茂随笔 | 湘大:我的师恩,我的福地